【摘要】关于孤独症群体“一天”时间概念的学习路径探索,与大家分享专业且系统的干预方法。第一步,从感知自然现象切入。借助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正午太阳高悬头顶、傍晚天空
关于孤独症群体“一天”时间概念的学习路径探索,与大家分享专业且系统的干预方法。
第一步,从感知自然现象切入。借助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正午太阳高悬头顶、傍晚天空染上绚丽晚霞等自然景象,引导孤独症个体直观感受「早、中、晚」的不同氛围。通过反复观察与对比,帮助他们建立对时间变化的基础认知。
第二步,强化语言表达与指认训练。使用色彩鲜明的时间卡片、带有对应时段标识的日历,让孤独症个体练习指认并说出“早晨”“中午”“晚上”。同时,结合生活场景不断重复,加深其对时间名称的记忆与理解。
第三步,建立事物与时间的关联。引导他们认识各时段的标志性事物:早晨的闹钟与早餐、正午的太阳与午餐、夜晚的星星与台灯。通过实物展示、图片配对等方式,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具象的事物符号。
第四步,链接时间与生活事务。制定可视化日程表,标注每个时间段对应的日常活动,如早晨刷牙洗脸、中午吃饭散步、晚上洗澡睡觉。帮助孤独症个体在规律的生活节奏中,逐步掌握时间的实际意义与应用。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能有效帮助孤独症群体构建清晰的时间框架,提升对日常生活的规划与适应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为相关干预工作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