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
快速导航 关闭

加入博爱融合交流群

免费获取资料

+关注
指南
院校
资料
首页 > 服务项目 > 小学融合
首页 > 服务项目 > 小学融合

孤独症儿童理解句意的阶梯式训练策略

博爱融合 上海成考 2025-04-30 17:00:24 交流群+

【摘要】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存在显著困难,尤其是对句意中时态变化和隐含语义的把握。通过系统的阶梯式训练策略,能够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步掌握不同时态的理解,并洞察话语背后

image.png

孤独症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存在显著困难,尤其是对句意中时态变化和隐含语义的把握。通过系统的阶梯式训练策略,能够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步掌握不同时态的理解,并洞察话语背后的含义,具体训练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未来时态理解训练

训练初期聚焦于事件将要发生的时态理解,即“要去”“准备”等词汇的认知。训练者通过直观、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动作示范,帮助儿童建立对未来时态的感知。例如,手持书包做出出门的动作,并清晰地说“我要去学校”;或展示烹饪材料并说“妈妈准备做饭”。同时,配合图片、视频等视觉辅助工具,呈现含有未来时态的短句,如“小猫要去钓鱼”“小朋友准备画画”,让儿童在训练者的引导下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即将发生的事件。通过反复练习不同场景的例句,强化儿童对未来时态的识别与理解能力。

第二阶段:过去时态理解训练

在儿童对未来时态有一定掌握后,进入过去时态的理解训练。训练者通过回顾已发生的活动,引入“已经”“来了”等表示过去时态的词汇。例如,在完成游戏活动后,对儿童说“我们已经玩过积木了”;在同伴离开后说“小红来了又走了”。结合照片、视频等回顾性素材,呈现包含过去时态的句子,如“昨天已经下过雨了”“小狗来过这里”,引导儿童观察画面并理解句子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通过将抽象的时态概念与具体场景、视觉材料相结合,帮助儿童逐步区分过去时态与其他时态,提升对过去事件描述的理解能力。

第三阶段:话语隐含语义理解训练

训练的最后阶段,着重培养儿童理解话语背后隐含意思的能力。训练者选取贴近生活、语义明确的例句,如“我的衣服旧了”,引导儿童思考说话者可能隐含的需求(如需要新衣服);对于“天气真热呀”,结合环境和人物动作,如人物擦汗、扇风等,帮助儿童理解说话者可能希望开空调或吃冷饮的意图;针对“小明在摸口袋”,通过创设丢东西或找物品的情境,引导儿童推测小明可能是在找钥匙、钱等物品。训练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儿童身临其境地感受语境,鼓励儿童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和常识,分析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逐步提升其对隐含语义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TAG: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博爱融合 www.boarh.com
本文地址: https://www.boarh.com/fuwun/2264.html

提示:系统将安排老师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博爱融合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上海成考网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关注博爱融合微信公众号,回复“福利”即可申请学费优惠
企业介绍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组织架构 荣誉资质

湘ICP备20220172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