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孤独症儿童无法自主完成深吸气和有力呼出气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进行呼吸训练,从而改善呼吸功能。今天就来详细分享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做被动呼吸
当孤独症儿童无法自主完成深吸气和有力呼出气流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进行呼吸训练,从而改善呼吸功能。今天就来详细分享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做被动呼吸动作。
一、具体训练方法
方法一:针对能自主闭嘴的儿童
1. 准备姿势:训练者与儿童面对面安静地坐下,确保儿童情绪稳定,注意力相对集中。
2. 操作步骤:训练者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儿童的鼻子,开始计时,大约5秒钟(可通过缓慢清晰地数数来计算,如“1、2、3、4、5” )。5秒后,放开捏住鼻子的手指,引导儿童自主做深呼吸。这个深呼吸过程非常关键,儿童会因为之前的憋气产生强烈的换气需求,从而完成一个较为深度的呼吸动作。可反复进行3 - 5次,但憋气的时间长短要根据儿童的实际反应灵活调整。如果儿童表现出不适或抗拒,应立即停止并适当缩短憋气时间。
方法二:针对不会闭嘴的儿童
1. 准备姿势:同样与儿童面对面坐下,营造安静舒适的训练环境。
2. 操作步骤:训练者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儿童的鼻子,同时用其余手指轻轻捏住儿童的嘴,防止气体从口腔泄漏。保持这个动作约5秒钟(同样可通过数数计时),随后放开手指,让儿童进行深呼吸。操作方法与第一种类似,但要更加注意手部力度的控制,避免让儿童感到疼痛或不舒服,重复操作3 - 5次,依据儿童反应调整憋气时长 。
二、发音训练的相关要点
在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呼吸动作训练的同时,发音训练也不容忽视,二者相辅相成。
1. 动作到口型及发音模仿:发音训练初期,先让儿童跟着呼吸动作进行模仿,让他们熟悉口腔、唇部和呼吸的协同运动。待儿童适应后,再慢慢引入口型及发音的模仿,逐步提升发音能力。
2. 改善吞咽咀嚼动作:在进行发音训练时,不能忽略儿童的吸吮吞咽和咀嚼动作的改善。让儿童吃一些稍硬且有韧性的食物,例如牛肉干、全麦面包等,有助于锻炼咀嚼能力,为清晰发音奠定基础。
3. 口腔机能训练:每天引导儿童模仿漱口的动作,这对唇、舌和颚的机能改善有很大帮助。还可以让儿童把水含在嘴里,头向上仰,发出喉声来晃动嘴中的水,进一步强化口腔肌肉。
4. 游戏训练:通过游戏来训练发音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兴趣。例如模仿动物叫声(汪汪汪、喵喵喵)、机器声音(滴滴滴、嗡嗡嗡)以及乐器声音(叮叮叮、咚咚咚)等,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发音。
5. 运用拟声拟态词:充分运用拟声词(叽叽叽、嗒嗒塔)和拟态词(摇摇摇、跳跳跳),这些生动形象的词汇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模仿欲望。
6. 强化偶然发音:特别留意儿童的偶然发音,并及时有意地强化它。当儿童发出某个声音时,训练者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比如微笑、鼓掌或给予小奖励,增强儿童发音的积极性。
7. 选择合适字词:对于发音不清晰的儿童,挑选一部分发音容易又好理解的字、词,如“爸爸”“妈妈”“抱抱”等,进行反复练习。从简单的单字逐渐过渡到词语,逐步提升发音清晰度。
8. 反模仿技巧:一开始,训练者可以反模仿儿童的偶然发音,这种新奇的互动方式能引起儿童对声音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发声的意愿。
9. 注意发音特点:在训练过程中,注意使用长音(把声音延长,如“啊~” )和连续音(连续发一个单音,如“嘟嘟嘟嘟” ),丰富发音训练的形式。
10. 发音进阶:模仿声音要遵循从无意义的声音到与实物和动作相结合的有意单音(如看到苹果说“果” ),再到双音(如“苹果” )的顺序,逐步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11. 拼音系统化学习:应有计划地帮助儿童学完拼音,使儿童的语音系统化。从基础的拼音发音开始,逐步引导儿童进行拼读练习,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帮助孤独症儿童进行被动呼吸动作训练及发音训练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耐心的过程,每一个小进步都值得我们为之欢呼雀跃。希望这些方法能为家长和训练者们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