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启动残疾人友好型省份建设:2035年基本建成

2025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建设残疾人友好型省份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友好友善,大爱湖南”为核心理念,通过四大维度、十七项具体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从“保障生存”向“赋能发展”跨越。这一政策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指示的落实,更是湖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彰显温度与担当的生动实践。

核心目标:分阶段推进,2035年建成湖湘特色友好省份

2029年目标: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活更加体面、有尊严。

2035年愿景:残疾人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更加充分,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基本建成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残疾人友好型省份。

四大维度解读:从保障到赋能,全链条覆盖需求

1.民生保障:织密兜底网,解决“后顾之忧”

  • 防返贫动态监测:将农村残疾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吸纳就业,拓展财产性收入来源。
  • 社会保障升级: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按“单人户”申请低保,低收入家庭享受水电气暖补贴,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
  • 托养服务全覆盖:推行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衔接托幼、养老资源,解决家庭照护难题。

案例:2024年湖南已为7万户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提前完成“十四五”指标,让居家生活从“将就”变“讲究”。

2.关爱服务:科技赋能,让爱“无障碍”

  • 康复服务普惠化:0-6岁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全覆盖,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政策落地。
  • 科技助残新场景:推动高等院校与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智能康复设备、无障碍信息交流平台,湖南科技助残促进会已促成多项成果转化。
  • 结对帮扶常态化:党员干部带头,结合文明实践,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精神关爱、政策落实等全覆盖服务。

3.自我发展:从“被帮扶”到“主动创造”

  • 教育公平推进:构建“医康教结合”体系,降低送教上门比例,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建成一批高水平专业师资力量。
  • 就业创业突破:公务员定向招录残疾人200名(2024-2025年),鼓励新业态就业(如“手语咖啡”项目),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 文体赋能计划:实施“残奥湘军·青苗计划”,2024年巴黎残奥会湖南选手斩获12金,展现自强风采。

亮点:湖南首创“残疾人创业夜校”,2024年扶持2507名残疾人融入数字标注、无人机等新业态。

4.环境营造:无障碍建设,让城市更有温度

  • 硬件升级: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定,推动城乡道路、公共场所达标,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 软件优化:公共服务场所配备信息无障碍设备,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网站APP无障碍改造纳入智慧城市建设。
  • 社会参与:建立残疾人体验式督导机制,无障碍环境认证覆盖更多场景。

标杆:长沙地铁5号线铺设轮椅专用连接板,张家界完成全国首个无障碍景区立法,湖南残联机关获全国首个无障碍三星认证。

从“生存保障”到“全面发展”的跨越

湖南正以“政策+科技+人文”三重驱动,推动残疾人事业从基本保障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政策中首次提及的“成年心智障碍者家庭财产特殊需要信托”,为全国破解“身后之忧”提供湖南方案;而“残疾人友好单元”地方标准的出台,更将无障碍理念从口号转化为可量化的行动指南。

相关资讯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李:15016841046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