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简称PECS。它的出现,为许多在沟通上存在困难的群体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PECS起源于美国德纳瓦州自闭症学习计划,起初主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以及
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简称PECS。它的出现,为许多在沟通上存在困难的群体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PECS起源于美国德纳瓦州自闭症学习计划,起初主要是针对孤独症儿童以及那些无法通过言语进行社交沟通的学龄前儿童而设计的。大家都知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需求和感受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他们仿佛被一扇无形的门阻隔在正常交流的世界之外。而PECS的诞生,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打开这扇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PECS历经多次修改完善,如今已经能够广泛应用到不同年龄阶段且存在言语沟通障碍的人士身上,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从系统构成来看,图像交换沟通系统主要由训练者、可视性媒介、设置的情境以及被训练者这几个关键要素组成。可视性媒介包含了图卡、文字以及沟通板等,它们就像是沟通的桥梁,连接起被训练者与外界。在训练过程中,一开始,训练者会在精心设置的特定情境里,耐心地教导孤独症儿童识别并选取代表某一物品名称的图卡。比如,当孩子口渴想要喝水时,训练者引导他们找到代表“水杯”的图卡,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训练逐步深入,便会进入到句子结构训练阶段,从最初单一的物品图卡,慢慢过渡到组合成简单的句子图卡,像“我要水杯” ,让孩子的表达更加完整和丰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儿童从完全依赖训练者协助完成沟通,逐渐成长为能够主动利用图卡表达自己的意见,一步一步地掌握沟通的核心技巧,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的巨大跨越。
若要运用PECS对儿童展开训练,前期的准备阶段至关重要,需要全面且细致地考量多个方面:
1. 基础能力培养:在正式运用PECS训练之前,一定要确保儿童已经掌握用图卡与实物进行配对的能力,这是建立图卡与实际物品联系的关键一步。就好比搭建房屋的基石,只有打好这个基础,后续的训练才能稳步推进。同时,他们还得具备一定的辨别图卡的能力,能够清晰地区分不同图卡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样才能在实际沟通中准确地选择所需图卡。
2. 学习技能塑造:基本的学习技能是整个训练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这些技能涵盖多个维度:首先,孩子要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与他们交流说话的人身上,只有专注倾听,才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这是沟通的起点;其次,需要他们能够安静地坐一段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专注状态,这对于集中精力学习图卡知识和沟通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具备跟人模仿的能力也十分关键,通过模仿训练者的动作、行为,孩子可以更快速地掌握图卡的使用方法和沟通的基本模式。倘若这些基本能力有所欠缺,那么在运用PECS进行沟通训练之前,就必须着重先训练儿童获得这些基本的学习能力,为后续的沟通训练筑牢坚实的根基。
3. 交换物品筛选:老师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独特的喜好和兴趣点,精心挑选出儿童最喜爱的食品、玩具以及其他各类物品若干样。这些物品将成为激发孩子沟通欲望的关键诱因。之后,把这些精心挑选的物品绘制成图卡,如果有现成合适的图卡或者照片,也可以直接使用,以便在最初的实物交换训练中使用。例如,对于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的孩子,将巧克力的图片制成图卡,当孩子想吃巧克力时,就能引导他们用这张图卡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开启沟通的第一步。
4. 图卡系统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图卡设置系统对于训练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其中包含多个要点:其一,要准备好合适的放图卡的活页夹以及沟通板,活页夹便于对大量图卡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放,沟通板则是孩子与他人进行沟通展示图卡的重要平台;其二,需要合理地进行图卡类别及顺序编排,比如可以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卡开始,按照食品、玩具、生活用品等类别进行分类,并且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有助于孩子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其三,设计好放置图卡的形式及位置也不容忽视,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操作习惯和视觉认知特点,确保图卡的摆放便于他们拿取和查看。
了解PECS的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用心与智慧,也更加关注那些有沟通障碍的群体。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并了解图像交换沟通系统(PECS),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的人打破沟通的壁垒,顺畅地与世界交流,感受交流带来的温暖与力量